首页
关于我们
普通文章 2011年春节放假通知
普通文章 关于超网
普通文章 公司文化
普通文章 业务介绍
普通文章 名人堂
普通文章 组织建设
普通文章 超网办公环境

业务介绍
供应链风险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审核)顾问服务

    行业组织社会责任体系认证顾问服务
    采购商COC审核顾问服务
企业质量系统认证(审核)顾问服务
·采购商质量系统审核顾问服务
·质量体系认证顾问服务

外商验厂体系规范化建立顾问服务

高绩效社会责任项目管理改善全系统解决方案

EHS综合解决方案  

企管培训
·认证(审核)外部培训
·企业管理课件外部培训
汽油车燃油蒸发气污染物的测量收集法
验厂硬件整改一站式产品

作者:上海超网   来源:上海超网   时间:2010-7-17 9:25:15   点击数:

 

 

 

汽油车燃油蒸发气污染物的测量收集法

Measurement of fuel evaporative pollutants from vehicle with petrol engine--Trap method

(GB/T14763-93 1993-11-08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装用汽油发动机道路用汽车燃油系统燃油蒸发污染物收集式的测量仪器、设备、装置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装或未安装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或装置的汽油车。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11-08 批准  1994—05-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用汽油发动机道路用汽车燃油系统燃油蒸发污染物收集式的测量仪器。设备、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或未安装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或装置的汽油车。

2 引用标准

GB 484汽油

JB 3743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最大总质量

指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3.2 整车整备质量

指车辆空车燃油箱注满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水加到额定数量。带有随车工具和备用轮胎的质量。

3.3 轻型汽车

指最大总质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汽车。

3.4 重型汽车

指最大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汽车。

3.5 基准质量

轻型汽车指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加上100kg的质量。

重型汽车指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加上额定负载的质量。

3.6 燃油系统

指由燃油箱、燃油管、燃油滤清器、燃油泵、化油器或汽油喷射部件组成的系统和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包括这两个系统中所有的通大气开口。

3.7 蒸发污染物

汽油车从燃油系统中排放到大气中的燃油蒸气。

3.8 控制系统或装置

任何减少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量的措施。

3.9 已控汽油车

指装有减少蒸发污染物的控制系统或装置的汽油车。

3.10 昼间换气损失

在规定的时间内,燃油箱按规定的规范升温时,燃油系统所排出的燃油蒸气。

3.11 运转损失

汽油车(或汽油发动机)按规定的规范运行期间,燃油系统排出的燃油蒸气。

3.12 热浸损失

从发动机熄火开始,在规定的时间内、燃油系统排出的燃油蒸气。

3.13 燃油箱测量容积

指燃油箱额定容积的40%,以L为单位,取整数。

3.14 测量循环

指由一次昼间换气损失、一次运转损失和一次热浸损失组成的测量过程。

4 燃油

4.1 燃油取样

用预冷却到4℃以下的0.5L的容器。从贮存燃油的油罐底部取出样品油,倒出一部分,保留0.4L,然后立即密封,并冷却到4℃以下存放,直至油样检验开始。

4.2 燃油规格

燃油规格应符合GB484RQ85的规定。

当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应使用表1规定的标准汽油。

1

 

限值及单位

美国ASTM试验方法

雷氏蒸气压

最小56kPa

最大64kPa

D323

初馏点

最小24℃

最大40℃

D86

馏程

10%容积点

最小42℃

最大58℃

50%容积点

最小90℃

最大110℃

90%容积点

最小150℃

最大170℃

终馏点(干点)

最小185℃

最大205℃

测量后的燃油不得重复使用。

5 测量装置及设备

5.1 测功机

指底盘测功机或发动机测功机。

5.1.1 底盘测功机

底盘测功机应具有与基准质量相当的惯性飞轮和能吸收测量用汽油车以40kmh的速度在平坦柏油路面上行驶时的阻力负荷的功率吸收装置。惯性飞轮的分档如表2所示。

2

车辆的基准质量RWkg

当量惯量,kg

RW≤750

680

750RW≤850

800

850RW≤1020

910

1020RW≤1 250

1 130

1 250RW≤1 470

1 360

1 470RW≤1 700

1 590

1 700RW≤1 930

1 810

1 930RW≤2 150

2 040

2 150RW≤2 380

2 270

2 380RW≤2 610

2 270

2 610RW

2 270

5.1.2 发动机测功机

指任何可测定发动机稳定工况、精度符合JB3743规定的测功机。

5.2 冷却风扇

汽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行或发动机在发动机测功机上运行时,应采用具有足够送风量的冷却风扇冷却发动机。若采用定速风扇,风扇的容量必须在142159m3min、之间,送风面积必须在0.290.32m2之间。

5.3 燃油的加热及燃油温度的测量装置

5.3.1 燃油箱油温传感器:精度±0.5℃

5.3.2 燃油箱油温记录仪:记录范围050℃,走纸速度为12cmh,精度±0.5℃

5.3.3 电热褥:用于加热燃油箱内的燃油。使用时,包在燃油箱外面,覆盖面积为燃油箱盛有测量甲燃油部分面积的50%以上。但不得加热油箱内油面以上的燃油蒸气。其电功率为2kw,并带有电压调压器以调节加热速度。使燃油箱内燃油的温度在1h内,由15℃升到30℃

5.4 燃油蒸发污染物收集装置

5.4.1 收集器

5.4.1.1.1 收集器结构

收集器结构如图1听示。

1 收集器示意图

1-进口管;2-丝网;3-密封垫;4-罐体;5-内装活性炭;

6-出口管;7-丝网;8-封堵;9-罐盖;10-封堵

5.4.1.2 收集器要素

a.罐体容积为300±25mL

b. 罐体有效长径比为1.4±0.1

c.进出口管长25mm,内径 8mm,外径 12mm,出口管中心线距底面高度为15mm

d.进出口管内端贴附12目以上的金属丝网,以防活性炭漏出;

e. 罐盖、进出口管、罐体和封堵材质为铝或聚四氟乙烯,金属丝网材质不限;

f.密封性:容器经受14kPa的气压,浸入水中30s,无漏气现象。

5.4.2 活性炭

活性炭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方能使用。

5.4.2.1 最小表面积:1000m2g

5.4.2.2 最小吸附能力(以四氯化碳为标准):60%(重量比)。

5.4.2.3 挥发成分及所吸收的水蒸气:无。

5.4.2.4 过筛尺寸分析:

1.72.4mm最少90

1.43.0mm 100

5.4.3 除湿管

长度150±20mm,内径 25±10mm,除湿管内装满干燥剂,并用12目以上的丝网将两端堵住,以防干燥剂漏出。

5.4.4 干燥剂

变色硅胶。颗粒规格25mm

5.4.5 接管和接头

材质为不锈钢、铝或聚四氟乙烯。其长度应尽量短,内径为 8mm

5.4.6 均压管

从除湿管的出口通向汽油蒸气源的出口处。

5.5 加油和放油装置加油装置是一组双管路密闭装置,如图2。加油速度应保证燃油加至燃油箱测量容积时,燃油箱中油温为15±0.5℃。放油可采用重力或泵吸方式,但必须能够把油放空。加油或放放油时,接管和容器必须预先对燃油箱接地,以保证安全。

2 加油装置管路图

1-贮油器;2-进油管路;3-泵油器;4-回气管路;5-燃油箱

5.6 燃油冷却装置

该装置有足够容积装入一个测量循环所需的全部燃油,对设定温度点,公差±0.5℃

5.7 称重天平

用以称量收集器的质量。精度±10mg

5.8 收集器烘干装置

该装置有足够容积装入一个测量循环所需的全部收集器,烘干温度不应低于150℃

5.9 干燥器

干燥器有足够容积装入一个测量循环所需的全部收集器和除湿管。

5.10 附加设备

大气温度计:精度±1.5℃

大气压力计:精度±0.1kPa

6 测量条件与测量准备

6.1 测量环境

在测量准备阶段和燃油蒸发污染物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5±5℃,环境压力保持在97±7kPa

6.2 燃油冷却

测量前,燃油在燃油冷却装置中,在14.0±0.5℃条件下恒温静置6h以上。

6.3 燃油箱压力试验

燃油箱需进行压力试验检查密封性。燃油箱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加压30min后,压力下降应不大于加压稳定压力值的10%。试验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6.4 燃油箱油温传感器的安装

将油温传感器安装在燃油箱测量容积的几何中心位置。

6.5 测功机的设定条件

底盘测功机或发动机测功机均需设定转速及负荷、被测汽油车按如下条件在平坦路面上正常行驶,测量这时发动机的转速及负荷,作为测功机的设定值。

6.5.1 车辆质量为基准质量。

6.5.2 档位用直接档。

6.5.3 车速为40±2km/h

6.6 汽油车或汽油发动机的准备

6.6.1 用底盘测功机时,维持汽油车燃油系统不变。用发动机测功机时,发动机按整车情况安装与该整车型号相符的燃油系统。

6.6.2 整车或发动机按6.5条设定的条件在测功机上暖机15min,并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调整。

6.7 整车或发动机及测功机温度预置

测量前,将调整好的汽油车或发动机、测功机及整个燃油系统在25±5℃的环境中静置6h以上。

6.8 收集器的连接和准备

6.8.1 收集器的连接

测量前,必须检查燃油系统,判明燃油蒸气通向大气的全部出口位置,测量时,将收集器接在所有燃油蒸气出口处。

在收集燃油箱排出的燃油蒸气时,需适当改装燃油箱通风系统,以保证全部燃油蒸气都通向收集器,如图3

3 燃油箱测量装置连接示意图

1-燃油箱:2-接头;3-接管;4-均压管;

5-除湿管;6-收集器

在收集空气滤清器排出的燃油蒸气时,收集接口必须位于与空气滤清器进气口的最低点,如图4

4 空气滤清器测量装置连接示意图

1-发动机;2-化油器 ;3-空气滤清器;4-接头;5-接管; 6-均压管;7-除湿管;8-收集器

安装时,收集器应比蒸气源低,连接管路不得有急剧弯曲,管路应尽量短。

6.8.2 收集器的准备

收集器内装满活性炭,在150℃的烘干箱中烘干3h以上,然后盖上封堵,拧紧,密封,装入干燥瓶中,待其冷却到室温后,每隔30min称量一次,直至相邻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5g为止。这个质量即为收集器的净质量,记录此质量。各收集器进出口管封堵在测量过程中不得任意更换。

6.8.3 确定所需收集器的数目

测量时,需串联多个收集器,收集后从前面数至第一个无增重的收集器为止,其以前的收集器数目即为所需收集器的数目。

6.9 具有炭罐贮存系统的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的炭罐预处理

如果汽油车安装了炭罐贮存系统的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在测量前,必须对炭罐进行预处理,方法见附录B(补充件)。

7 测量方法

7.1 放掉燃油箱中的原有燃油。对整车,打开发动机罩盖。

7.2 5.5条中规定的加油方法,注入符合6.2条规定的燃油至燃油箱测量容积。盖上油箱盖,接通燃油温度测量装置,燃油温度应达到15±0.5℃

7.3 昼间换气损失测量准备:

堵上发动机排气管口,从燃油系统的通大气开口和空气滤清器进气口处连接收集器,并开始记录燃油温度。

7.4 昼间换气损失;

60±2min内,以不变速率将燃油箱中燃油从15±0.5℃加热到30±0.5℃,然后切断加热电源,不拆电热褥,将收集器取下并用封堵封死其进出口管。

7.5 运转损失测量准备:

对整车,将车推到底盘测功机上。打开发动机排气管口,在起动发动机前3min内,将新的备用收集器连接燃油系统的通大气开口处。从昼间换气损失测量完毕到发动机起动,时间不超过15min

7.6 运转损失;

整车或发动机和测功机按6.5条设定的转速和负荷运转40min,立即关掉冷却风机和台架用发动机冷却水,然后怠速运行3min,关闭发动机,将收集器取下并用封堵封死其进出口管。

7.7 热浸损失测量准备:

关闭发动机后,立即堵上发动机排气管口,取新的备用收集器连接燃油系统的通大气开口处和空气滤清器进气口处。对整车,放下发动机罩盖,将车推到热浸地点。从运转损失测量完毕到此项准备结束,时间必须控制在3±0.25min内。

7.8 热浸损失:

完成7.7条后将所有装置停放1h,然后取下收集器,用封堵封死其进出口管,并停止测量燃油温度。

8 测量结果

8.1 7.4条、7.6条、7.8条卸下的收集器,装入干燥瓶中冷却至室温。

8.2 称量收集器质量。称量时每隔30min称一次,直至相邻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5g为止。此质量与其在6.8.2条中称得净质量的质量差,即为蒸发污染物排放量。

9 测量结果的整理

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C(参考件)的表格中。

附录A 燃油箱压力试验方法(补充件)

附录B 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的预处理(补充件)

附录C 燃油蒸发排放物试验数据记录表格(参考件)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