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普通文章 2011年春节放假通知
普通文章 关于超网
普通文章 公司文化
普通文章 业务介绍
普通文章 名人堂
普通文章 组织建设
普通文章 超网办公环境

业务介绍
供应链风险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审核)顾问服务

    行业组织社会责任体系认证顾问服务
    采购商COC审核顾问服务
企业质量系统认证(审核)顾问服务
·采购商质量系统审核顾问服务
·质量体系认证顾问服务

外商验厂体系规范化建立顾问服务

高绩效社会责任项目管理改善全系统解决方案

EHS综合解决方案  

企管培训
·认证(审核)外部培训
·企业管理课件外部培训
SA8000与中国企业
验厂硬件整改一站式产品

作者:超网   来源:超网   时间:2007-9-28 13:10:25   点击数:

SA8000与中国企业

SA8000标准体现着当今社会对工商企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期望,从较深层次提供了一个社会组织所应当规范的运作模式,是西方国家的企业己大多自愿遵循的道德标准。长远来看,SA8000标准可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一是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二是获得出口销售竞争优势;三是改善企业与公众、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关系;四是提高生产率,有效地吸引人才并使员工发挥出较高的绩效;五是优化与企业客户的关系,稳定和持久交易关系。就长期而言,这一标准会作为一种外力,促使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在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上下功夫。许多企业对这项标准也表示了类似的积极态度。针对企业产生的这种危机,企业首先要增加对自身的要求,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小企业尤其应该有一种长远的发展观点,自觉地把这些要求纳入到自己的管理要求里面。同时也可以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把对社会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一种责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当前SA8000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企业与国际通行标准有较大的现实差距,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困扰;
消费者、政府和民间组织侧重点在短期利益上的过度关注,无形中纵容了企业以牺牲环境、员工与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获取眼前的利润;
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接轨,出口导向性企业首当其冲,发达国家对商品本身及其来源进行更为严格的调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保壁垒、人权壁垒等形形色色的出口障碍凸现;
海外投资设厂时,在欧美发达国家中SA8000标准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企业行为准则,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重点一是社会责任心;二是名牌产品;三是财务绩效和管理。
出口企业为了在采购和消费层面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对劳工标准非常关注的消费者中的销路,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SA8000认证。这必然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费用和成本(SA8000认证一般需要1年的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尽管从成本角度看竞争力将降低,但从获取认证可以突破国外壁垒角度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但这对成长中的出口企业而言,仍是超前之痛。SA8000被引入中国的同时,即引发了另一种声音:此类标准,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过于超前;也有声音说,这根本就是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阻止中国产品出口的"阴谋",是一种新的"劳工标准壁垒"。这个标准要求过高,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将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从而降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现阶段实行过高标准,将会使得跨国公司不再来中国采购。一批令人警醒的案例,给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数十万家企业敲响了警钟:不降低成本,可能失去订单;但过度降低成本,同样可能失去订单。另一方面,对于工人来讲,虽然采购方的压力有助于改善自己的待遇,但自己同样可能因企业成本过高失去订单,而丢掉饭碗。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劳工状况是中国目前国情下的产物,人道是和历史时期吻合的,在改善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地理解中国现状。
  尽管有的国际标准带有"劳工贸易壁垒"的目的,但是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下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应该重视并自行加入这个潮流。需要特别强调那种以牺牲劳工利益为代价吸引外资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的产品竞争力并没有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呈协调发展,这样的状况继续持续的话,不仅会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而且会危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企业在取得利润时需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维护社会公平。要看到SA8000认证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也不完全是负面的。SA8000具有介乎于合理和不合理之间的双重性,其标准中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范围非常广泛,评定程序复杂,涉及一系列技术、法律、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相关部门。从获取认证可以突破国外壁垒角度看,通过SA8000认证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据不完全估计,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1.2万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也有部分工厂则因为没有改善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SA8000标准一旦实施,受影响较大的当属那些劳动密集性行业,纺织、服装、玩具、鞋和化工原料等,这些都是我国现时出口重头产品。对于很多企业,SA8000是一道新门槛,现时绝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特别在一些小厂,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差等现象不可避免。联系到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杀伤力还是挺大的。按照这个标准,国内企业不能任意延长工作时间、雇佣童工、欠薪等,这些其实都跟我国的劳动法相符合,只要做到遵纪守法,企业通过这个认证应该没有问题。但对那些经常需要加班的企业来说,如果实施这一标准,无疑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会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无法完成订单。如果现在就严格执行SA8000认证制度,将使我国大部分企业陷入认证危机。  
对于"贸易壁垒"一说,现时我国舆情有不同的声音,但大都承认这对大多数出口企业来说是"一道槛"。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己有宣传意识和危机感,着手要对现有的劳动法规加强监管,用相应的制度、管理方法来使得本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跟国际接轨。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有必要及早启动应对措施,转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加强认证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突破西方国家新的贸易壁垒。
一个企业的运作在受到社会条件制约的同时也影响着其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的成功,企业必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的利益,寻求平衡发展。因此,在国际采购市场需方的压力下,企业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努力实现达标,申请认证。一是减小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增强销售优势;二是在更大程度上符合地方法规要求;三是建立国际公约力;四是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培养正面感情;五是使合作伙伴对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