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普通文章 2011年春节放假通知
普通文章 关于超网
普通文章 公司文化
普通文章 业务介绍
普通文章 名人堂
普通文章 组织建设
普通文章 超网办公环境

业务介绍
供应链风险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审核)顾问服务

    行业组织社会责任体系认证顾问服务
    采购商COC审核顾问服务
企业质量系统认证(审核)顾问服务
·采购商质量系统审核顾问服务
·质量体系认证顾问服务

外商验厂体系规范化建立顾问服务

高绩效社会责任项目管理改善全系统解决方案

EHS综合解决方案  

企管培训
·认证(审核)外部培训
·企业管理课件外部培训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
验厂硬件整改一站式产品

作者:超网   来源:超网   时间:2007-9-28 13:09:01   点击数: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 劳动壁垒,蔓延前的沉寂


日前,国家认监委网站上一则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消息称今年5月1日前后,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将开始强制推广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社会责任标准,也就是SA8000标准认证。
  业内人士认为,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为代表的“劳动壁垒”正在成为“中国制造”走出世界的下一个拦路虎。对企业社会责任、劳工保护的要求,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
  SA8000,这个看似陌生的名词很快就能将像ISO9000一样在中国大行其道。
  SA8000究竟是什么
  SA8000,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和劳动者而言是个新名词,但如果不及时调整,它足以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劳动者的生活也会因此发生重大变化。
  SA8000,英文为SocialAccountability8000(简称SA8000),翻译成中文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由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简称SAI)发
  起并联合欧美部分跨国公司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制订的。
  中国商务部对它的准确定义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管理标准体系。
  SA8000认证要求企业不使用童工、不强迫劳动、不扣押工人身份证件或收取押金;尊重工人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利,不歧视工会代表,不干涉员工信仰和风俗习惯;不使用体罚、辱骂或精神威胁;至多每周工作48小时,至少每周休息一天;至少支付法定最低工资和提供福利,不罚款;任命高层管理代表负责工人健康和安全,甚至对厕所、饮水及食物存放设施、工人宿舍条件都有严格规定。
  目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已经开始逐步感受到SA8000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很多企业已经因为SA8000认证不合格而导致其出口产品遭到外商拒绝,上海等地的部分企业也应外商要求开始积极申请SA8000验证。
  企业责任,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是个新名词,但如果不及时调整,这个新名词足以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
  难以通过SA8000的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主要涉及电子、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工艺品这六大行业,从分布上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主要的集中地。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省总工会的统计,仅2003年,全省工伤、职业病148件,大多都发生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有些加工贸易企业因达不到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而被停单,而有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改善较好的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订单。
  因为这些企业主要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在生产条件、生产安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权益保障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许多生产安全事故、职业中毒、员工权益受侵害的事件都发生在这些企业。根据《南方日报》报道,2002年广东省非公小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工矿企业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75%和68%。
  华东政法学院教授董保华认为,SA8000的产生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把低廉的劳动力作为自身的主要竞争力,导致国家间劳动条件和劳工保护标准的向下竞争。随着耐克、锐步等跨国企业销售大量使用童工、移民工在恶劣条件下生产的“血汗工厂”产品被媒体曝光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开展了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的“反血汗工厂运动”。
  此后,耐克、李维斯等企业纷纷出台了公司生产守则。在此基础上,社会责任国际机构(SAI)设计了社会责任8000(SA8000)标准和认证体系。SAI顾问委员会有28个成员,14个来自美国,其中一个是SAI的会长,来自亚太地区的成员只有一人。然而,28人中只有22人有表决权(6人只有在正常成员缺席时才有表决权),而美国的14人都有表决权。因此,可以说SA8000是一个控制在美国手中的国家劳工标准。
  目前,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的259家企业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主要涉及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行业。据估计,我国接受过SA8000标准核查的企业应超过8000家,很多企业应达不到标准而被大量撤单,更有部分行业可能因此而再也难以迈出国门。所以SA8000标准实际已经成为我国加工制造企业的一道门槛,应当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从某种程度上看,人们的视线将更关注SA8000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劳动者将产生的影响。SA8000标准不是法律,因此也就不同于法律,但它从另一个角度规范了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法的一个特点是基准性,保证劳动者的保障不低于这个水平,反映的是社会对劳动者权益容忍的最低线。其立法特点是倾斜保护,主要从劳动者的权利出发,所以我国劳动法只将与劳动者有直接劳动关系的主体作为规制的对象,这显然并不完整。相比较,SA8000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与劳动者有关的事项作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它要求企业不仅是一个合法的企业,即达到最低要求,而且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公司应该指定一个高级管理代表,来负责所有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并且负责实施本标准中有关健康与安全的规定”、“公司应该提供所有员工干净的厕所、可饮用的水,在适当的情形下,并提供员工储藏食物的卫生设备”等等。这些内容都使企业的责任不再仅仅限定于劳动关系内,而是在对企业的生产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硬件上保证劳动者权益。
  另一方面,SA8000对劳动者维权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往我国劳动者如果受到劳动侵权行为只能自己救自己,或是向劳动监察举报,或是劳动仲裁、法院诉讼。这些救济方式对劳动者来说其实是另一种负担。所以,一旦遇到了劳动纠纷劳动者往往会忍气吞声。而SA8000则给企业戴上了一个“紧箍咒”。销售是企业的命脉,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不能生存。从这个角度督促企业遵纪守法,当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贸易壁垒拦住了企业,企业没有了劳动者哪里还有饭碗呢?所以,还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引导企业合理应对,这样才能既管好了企业也造福劳动者。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